做飯、清潔、安防、陪護"機器人四件套"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機器人即將重復個人電腦崛起的道路,未來家家都有機器人。這場革命必將與個人電腦一樣,徹底改變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比爾·蓋茨十年前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如此寫道。
如今,這一夢想正在成為現實。服務機器人紛紛涌現,并在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醫療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但對消費者來說,服務機器人究竟能拿來做什么?當前的難點和發展瓶頸有哪些?未來有哪些發展的方向與可能?專家所言的“機器人四件套”何時能走進消費者生活?這些問題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得到了部分回應和解答。
服務機器人成了明星
“這個機器人會背唐詩!”一個小孩興奮地對爸爸喊道。在博覽會現場,教育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家長和孩子的注意。這些教育機器人雖然品牌不一,但基本都具有百科知識問答、唱歌跳舞、遠程監控、視頻通話等功能。
陪護機器人成為老年人關注的焦點。“這款機器人可以測量體溫血壓,幫助臥床病人翻身,如果身體指標異常還能自動報警通知家人。”參展商表示,目前很多老人面臨子女外出工作,缺人照顧的難題,“陪護機器人在照顧病人、老人上有一套精準的指標,也不會為重復工作感到枯燥和厭煩。”
娛樂機器人更是以其能歌善舞吸引了大量觀眾掏出手機圍觀拍照。“讓 Alpha 1P表演一首小蘋果歌舞,它就會踏著節拍,盡情搖擺,還能自己設計動作。”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這款曾經登上過春晚舞臺的娛樂機器人成為了很多家庭的人氣明星,“如果買倆的話,還能讓他們互相格斗,能輕松完成左勾拳、倒地爬起等動作。”
使用“四件套”還需時日
“我經常提家庭四件套,就是一個家庭一定要有四個機器人:做飯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和陪護機器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富春表示,這四種類型的服務機器人擁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但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發展難題。
“現在的服務機器人能和我做語音交互、人臉識別,但僅限于日常的場景。如果一個物理學家來跟它交流,它就說不上來了。”孫富春認為,目前我國的服務機器人大多擁有簡單的語料庫、數據庫,但在深度學習、模擬人的神經系統等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瑞士蘇黎世大學Rolf Pfeifer教授也表示,服務機器人在感官方面可以有新的開發。“比如在東京咖啡店工作的pepper機器人,它能告訴你咖啡與咖啡之間的區別,有哪些種類,口感是什么,但不能真正為顧客做出一杯咖啡來。” Rolf Pfeifer稱,對消費者來說,最終服務才是最重要的,“作為酒吧的機器人,至少應能夠為顧客打開一瓶想要的啤酒,并遞給顧客,這才是服務機器人的意義所在。”
“陪護機器人需要專注攻克物理人機交互。” 日本東北大學機器人系教授Kazuhiro Kosuge在專訪中表示,現在的陪護機器人盡管能照顧病人,比如在病人身體需要移動或躺下的時候進行輔助,但不會知道病人是否感到舒服,下一步就是要讓機器人理解服務的對象,感知到病人的情緒意愿,實現雙邊交流。
要讓機器人理解人類
“服務機器人在未來會成為主流,也是我國在機器人方面想要換道超車國外的重點。”孫富春認為,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遠不及服務機器人迫切,“如果我們在這方面去發力,可以很好地帶動我國的產業轉型和GDP增長。”
“從大方向來說,深入交流應該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Kazuhiro Kosuge教授表示,現在很多機器人僅僅具備非常簡單的娛樂功能,并沒有太深入地與人做情感上的雙向交流,“我認為未來要讓機器人能理解人類,感知人類,實現情感上的陪伴和對話。”
“中國的機器人行業發展速度是驚人的。” Rolf Pfeifer教授表示,中國目前在服務機器人方面投入巨大,創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如果能抓準服務機器人的提升點,我相當看好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現場 比賽太火爆 機器人掉鏈子
昨天,仿人機器人接力賽第一次亮相格斗機器人大賽,賽場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不少觀眾高舉手機拍照。不料,觀眾的手機卻成了“干擾源”。
比賽中各支隊伍使用的仿人機器人叫做“NAO”。在昨天下午的小組賽中,“NAO”憑借著靈巧的外觀吸引了大批觀眾,許多小朋友也高舉著手機拍照。而在場內,機器人選手失誤頻頻。鄭州大學隊的孟磊告訴記者,他們的機器人在哨聲響起后沒有反應,正在排查故障原因。他介紹,“NAO”主要靠視覺控制、信號交互、定時三種方式交接棒,但由于現場環境的因素,機器人的判斷會受到干擾。
本屆機器人大會的重頭戲、首屆中國無人機公開賽總決賽也已正式打響,進入總決賽的32支隊伍將進行冠軍的角逐。本屆無人機公開賽的參賽隊員并沒有進行年齡分組,小學生和成年選手將同場競技。
賽事協辦方、珠海市無人機協會執行會長謝峰告訴記者,進入32強的隊伍中有七八支隊伍的成員都是小學生,其中年齡最小的選手只有9歲。河南恒宇隊的指導老師劉建超這次帶了三位小選手來參賽,分別是9歲、10歲、11歲,都是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
在室內競速賽16進8的比賽中,一位名叫胡乾惕的少年選手飛出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僅次于兩名職業選手。他今年只有13歲。
預測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楊廣中
手術機器人市場將達180億美元
過去幾百年中,開放式手術是標準性的,而無創傷手術的優勢則日益被人們所重視。在進行無創或低創手術的過程中,醫學界也遇到了許多挑戰。如對復雜工具的控制和不同工具的協調等。怎樣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就需要醫療機器人幫忙了。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哈姆林醫療機器人中心主任楊廣中介紹,目前全球有4000個手術機器人正在使用,而在2020年,其市場規模將達180億美元。
楊廣中介紹,手術機器人在25年前只是一個非常小的應用領域,而現在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未來幾年,它的精準程度和醫療質量都會有所提升。從商業的角度來說,這個領域的前景是非常大的,很多初創企業進入這個領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至2020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80億美元。“這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估計。因為,它在各個類型的外科手術中都會應用,未來我們也會看到更為專業的機器人平臺。”楊廣中介紹,目前,全球大約有4000個此類的機器人正在使用,“可以看出,未來的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的。”
那么,未來醫療機器人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展呢?我們會更需要大型的機械臂協助我們完成任務,還是需要更小的小型機器人來完成復雜、精細的工作呢?楊廣中表示,大型的機器人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宏觀的工作,而更小的機器人則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微創手術。“未來手術機器人將應用在很多領域。比如,電子系統控制、力度控制,未來5到10年中,更多機器人將會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中。”
“我們甚至還可以進一步深入到分子層面和原子層面。目前,機器人可以檢測癌癥,甚至可以從原子的層面了解病癥。”楊廣中認為,下一步,機器人將在手術過程中對有效信息進行學習,這種感知的功能可以保證機器人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狀況,甚至實現病人和機器人進行互動。(記者孫樂琪 孫穎)
市場
“天價”機器人“進家”有點難
今天是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第三天,各場館內依然人頭攢動。記者發現,家用服務和陪伴型機器人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圈觀眾,顯然比工業機器人更受人們的喜愛。不過,這些備受歡迎的機器人,卻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走入尋常百姓家。記者走訪和詢問發現,它們動輒賣到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觀者們紛紛表示,并不能接受這樣的售價。
這幾天,場館內的羽毛球運動陪伴機器人不僅吸引了大量觀眾體驗打球的樂趣,還因為具備專業級的打球水平而頻頻登上各大新聞網站。不過,它的價格也同樣“吸睛”——荷福智能羽毛球運動陪伴機器人的參展商對記者表示,“之前第一代羽毛球陪伴機器人的售價是40萬元,現在發展到了第二代,市場價格還不確定,但和第一代相比價錢應該只會多不會少。”
賣到數十萬元的機器人并非特例。在大會B展館內,記者看到了一款叫做“床椅一體化”的機器人。講解員這樣對記者說:“有了它,老人家里的護工就省了很多力氣,只要輕輕協助老人就行了!”記者詢問:“已經投入應用了嗎?”講解員答道:“我們要在這次大會上開發布會,售價22萬元一臺!”記者聽了追問道:“22萬元,1年內夠請四五個護工了,是否太貴了?護工可以提供多種服務,而這款機器人只能幫助老人坐起來。”講解員也笑了,點點頭說道:“也許有的家庭是不能接受,但養老院或許會青睞這一產品。”
記者發現,除了那兩款動輒數十萬元的機器人以外,展館內的其它家用機器人也大都價不親民。“小熊教育機器人專門針對3至12歲的兒童,能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江蘇東方金鈺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款外形呆萌可愛的卡通機器人“賣14.4萬元,特價12萬元就能抱走”。“這款三寶小精靈家庭版擁有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和內置探測系統,您回家就可以收到來自三寶的問候,如果有外人入侵和水電煤氣出問題,三寶還會自動報警。”三寶機器人的參展商表示,目前三寶小精靈家庭版的市場定價是79800元。
記者對著家用機器人標價問了一圈,發現一款平臺級智能家庭機器人Alpha2,算是附近標價較低的機器人了,可即使這樣,它的線上售價也沒低下萬元,要價12999元。